-- 新聞:0793-8224621 --
米夏埃爾·舒曼在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人民網 谷羽桐攝
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舒曼說到:“這是我自疫情以來第一次訪問中國,我衷心感謝歐美同學會和中德友好協會在三年半之后給予我們再會的契機,這也是維系中德科技合作悠久傳統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疫情為生物技術和醫學研究方面的創新提供了極大的動力,同時也推動了免疫學研究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的飛速發展。舒曼表示,中德近年來在這些領域開展了很多成果不凡的合作項目,其中一些項目更是全球矚目,例如復星和輝瑞(Biontech)之間的疫苗合作,亦或者是中國在伍珀塔爾建立的無錫生物制品公司。在未來,這些合作項目也將繼續為中德科技合作的深化提供強勁的推動力。
在提及中德兩國關系時,舒曼則認為,中國和德國之間的關系是復雜且多層次的。在經濟方面,中國和德國是重要的貿易伙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而中國是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都能夠從雙邊貿易中受益:德國向中國出口機械、汽車和化學品,中國則向德國出口電子品和紡織品。
市場準入、市場競爭和地緣政治因素確實影響著兩國的關系。但是舒曼對兩國未來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做出了十分積極的預測:“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對中德科技合作的總體趨勢持十分樂觀的態度。”他認為,中國和德國在過去幾十年的互通中已經建立起十分堅實的合作基礎,而這樣的基礎是積極、良好且可持續的,即便存在阻礙因素,兩國也必須要堅持共同合作發展,這對于兩國社會的繁榮、穩定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中德兩國之間的互惠互利也將會一如既往。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